37年前的大排量摩托车——幸福250
2024-04-07 06:22:52
长安汽车·蓝鲸动力特点解析:技术水平&应用车型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内容概述:
01第一阶段
理论上长安汽车的BC-2.0TGDI是蓝鲸发动机的起始,这台机器耗时六年打造,一度入选【十佳中国芯】;在此之前的发动机属于蓝鲸战略早期规划的产物,比如CS75装备的「JL476ZQCD-1.5T」,这台多点电喷发动机实际由东安汽发研制,技术还有三菱发动机的影子,这台机器还不属于目前的蓝鲸系列。
【2018年】前后长安汽车陆续推出了JL476ZQCE/F两个八本,以缸内直喷技术正是开始蓝鲸战略,这台机器的动力储备达到了以下标准。
最大功率131kw最大扭矩265N·m(1450~4500rpm)随着这台机器的推出长安才正式进入技术领域的第一阵营,只是ZQCF版本的发动机还是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影响相当大的“机油增多”问题,波及的CS75涉及六位数的车辆。所以蓝鲸战略的第一步并没有走稳,那么关注点就应当放在2.0TGDI发动机上了。
直喷技术-2.0TGDI发动机的质量表现始终比较稳定,只是性能表现也有些平庸;比如CS85/95两车的试装车测试成绩都比较理想,但量产车的加速成绩实测都要差一些。究其原因应当是调校的保守,其次则是匹配的爱信6-8AT变速箱的传动效率过低。
02第二阶段
在吸取了JLZQCF的教训之后,长安汽车对于主力的小排量发动机更加保守;痛定思痛打造出了「BC-NE平台」,至此蓝鲸发动机基本定义为中小排量,目前量产机型只有JL473ZQ3/5等——为什么要在发动机序列之前加上JL?
直到90年代左右长安合并江陵,但保留了江铃发动机厂的命名,所以长安的发动机都是江陵制造,但技术研发仍旧由长安东安主导。早期的东安三菱依靠的是外企的技术,出现问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结果,而在进入正向研发阶段后,NE-蓝鲸系列发动机真正达到高水平了。
参考机型1:NE-1.4T发动机,动力储备高达116kw/260N·m(1400~4000rpm);这台机器最先用于逸动,实际性能表现与质量表现,与计算得出的马力质量比是基本匹配的,只是试装车的成绩比较夸张,这不是个聪明的做法。
至于备受关注的机油问题也已经解决,以350bar的高压直喷仍旧保证了机油不会增多;所以这台机器可以给出好评,不过能够装备这台机器的车辆最低标准只会是逸动了。因为直喷技术的制造成本,以及双涡管增压器、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硬件系统的成本都很高,即使是自主品牌也难以为≤8万区间内的车辆装备。
这台机器的起点会是10万级别的锐程和CS35PLUS,预计CS75PLUS也会停用476ZQCF,换装「NE15&7DCT」的组合。变速箱从AT转型为湿式双离合,实际对于爱信机型而言是升级而不是降级。
问题:NE平台打造的是中小排量发动机,2.0T机型的水平不够理想,那么未来长安的B/C级汽车应当用什么动力系统呢?
这点应该是不用担心的,≤1.5T-中型以上的车辆,往往只有些二三线车企(涵盖合资豪华品牌)才会打造;蓝鲸平台的发动机兼容1.0-1.8L,而且具备与轻混系统、油电混合、增程插电,以及并联式插电系统兼容的能力。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很有可能推出「小排量·大马力」的混动汽车,只要有动力储备充足的电驱系统,内燃机本就无需有多大的排量。
这就是蓝鲸发动机的特点,真正开始转型“蓝动力”其实才两年;不过NE平台作为国内首个具备OEM的动力模块化平台,技术水平还是足够高的。未来的问题是关注长安何时开始转型混动新能源,CS75PHEV的模式有挖掘的价值,只要找准合理的价格定位,相信长安混动的前驱、后驱或四驱轿车与SUV也很值得期待。
号作者提供
2024-04-07 06:22:52
2024-04-07 06:20:36
2024-04-07 06:18:20
2024-04-07 06:16:04
2024-04-07 06:13:48
2024-04-07 06:11:32
2024-04-07 06:09:17
2024-04-06 07:05:23
2024-04-06 07:03:07
2024-04-06 07:00:51
2024-04-06 06:58:35
2024-04-06 06:56:19
2024-04-06 06:54:03
2024-04-06 06:51:47
2024-04-06 06:49:32
2024-04-06 06:47:16
2024-04-06 06:45:01
2024-04-04 07:02:27
2024-04-04 07:00:11
2024-04-04 06: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