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2心灵终结同盟国单位介绍,更好的了解心灵终结(上篇)
2025-03-28 15:09:23
有哪些奇奇怪怪的考场小玄学?
01
你听过哪些考场上奇奇怪怪的玄学?
这一次考得好,下一次就会考不好。所以如果按这个规律排到高考正好是“考得差”的那次,就会故意少考一次试,保证高考能发挥得更好。
每逢大考,只要一进考场,我的座位是第一排(不管哪一组第一排),后面成绩肯定比平时好太多。
这一门考完如果是考场里最晚走出去的那个,下一门一定考不好。
穿耐克!就算穿不了耐克,也一定不能穿特步。
早餐要吃一个油条两个鸡蛋,因为摆出来是100。
借一根写字好的同学用过的笔,自己的字也会变得好看一些,卷面分有加成。
转发锦鲤转发杨超越转发这个小学霸赫敏你的分数会比估的分数再高50分!
02
考场玄学是迷信,但不是不能信
为什么会有“迷信”行为?
当“行为”和“结果”的关系被误解的时候,就会产生迷信。
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曾把8只饥饿的鸽子关在笼子里,并固定每15秒投放一次食物。也就是说,不管鸽子做了什么,食物总会出现——那么,它们光等着不就行了吗?
但一段时间后,有6只鸽子出现了奇怪的行为:
第一只不停转圈;
第二只反复将头伸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
第三只反复仰头;
第四只和第五只反复摆头;
最后一只不停地“鸡啄米”……
原来,鸽子把某一个动作和投食相继发生的“巧合”,当成了固定的“因果”,进而形成了“祈食仪式”。
相比鸽子,人类当然更擅长排除巧合、分析因果——可如果面对的是天气、疾病之类很难找到规律的事情呢?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也就只能像鸽子一样“自欺欺人”地把巧合当成因果,搞点做法求雨、香灰治病之类的迷信活动了吧。
老一辈的那些迷信,现在看来都很愚昧落后;但轮到我们自己,其实还是会有上述一些考试玄学。
了解了背后的道理后,如果还将迷信奉为真理,那么就和实验中的鸽子没什么区别了。
但仅仅把迷信作为一种心理安慰的话,如果通过某些玄学仪式感能让你拥有更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03
迷信的正向的作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安慰剂效应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的结果。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虽然学界对于安慰剂效应背后的原理尚无准确定论,安慰剂也无法完全代替药物,但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安慰剂效应带来的心理暗示的确能给人带来切实可见的身体变化。
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不光局限在身体上,实验表明,心理暗示同样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
实验者认为,教师因收到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
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04
怎么利用好心理暗示?
既然心理暗示有这样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利用好心理暗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呢?
减少对自己的消极心理暗示。
也许是挫败感太深,很多人在学一门新课或是开始一场新的考试时,都有可能先在内心否定自己:“我不行的。我一定做不好的。”
消极的心理暗示可能会让一个人更容易失败。
当然,克服消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并非是向自己强调“不要XXX”,因为这样反而会加固消极的暗示,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取代消极的心理暗示。
考试前不断重复“我不紧张我不紧张”,那么最后脑海中剩下的只有“紧张”了。
如果向自己暗示“我这次能答完试卷”“周围人翻动卷子是因为他们不会做”“我的直觉是准的,不要纠结了”,也许效果会好很多。
柯尔在《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中提过这样一个方法:
“你生活的每一天,早晨起床之前与晚上上床之后,闭上双眼,活动嘴唇,音量以自己能听到为准,不要考虑你在说什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或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都不所谓。用一根有20个节的绳子计数,重复20遍:‘每一天,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这段时间一直很“丧”,各个方面都过得不如意,找不到学习与生活的动力,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写在最后
当然,切记不要过分夸大心理暗示的作用,自我暗示≠自我欺骗。
自我暗示:“我现在不行但我知道我通过努力可以行。”
自我欺骗:“我行,我能,我可以,我最厉害。”
即使是自我暗示,也要结合现实情况,而非掩耳盗铃,颠倒黑白,一味地说大话说空话。
希望你能在拥有强大实力的基础上,再学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技巧,为你的成绩锦上添花。
你还听说过哪些考场小玄学?
留言区见。
2025-03-28 15:09:23
2025-03-28 15:07:07
2025-03-28 15:04:51
2025-03-28 15:02:35
2025-03-27 23:05:19
2025-03-27 23:03:03
2025-03-27 23:00:47
2025-03-27 22:58:31
2025-03-27 22:56:15
2025-03-27 22:53:59
2025-03-27 22:51:42
2025-03-27 22:49:26
2025-03-27 22:47:10
2025-03-27 22:44:54
2025-03-25 01:41:56
2025-03-25 01:39:39
2025-03-25 01:37:24
2025-03-25 01:35:08
2025-03-25 01:32:52
2025-03-25 0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