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普通食品染料让皮肤隐形
2024-09-09 10:52:56
日本为何闹“米荒”?
从今年 7 月开始,日本部分地区闹起了 " 米荒 "。据日本媒体报道,截至本周,东京及附近地区大米供应仍然紧张,大阪有八成零售店大米断供。" 米荒 " 导致米价大涨,据日本政府 8 月 25 日公布的数据,7 月份该国米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17.2%,为 20 年来最大涨幅。
缺粮
日本政府宣称 " 大米缺货的原因是被激增的外国游客吃光 ",令人啼笑皆非。首先,以大米为主食的游客主要来自中、韩等亚洲国家,比例本就不高;其次,依据日本农林省数据,今年游客吃掉的大米只占年产量的 0.7% 左右。这套说辞根本立不住脚,只是政府的 " 转移矛盾大法 "。
比较实际的原因是,目前日本正处于 " 新旧粮 " 交替的季节。一般新米在 9 月后上市,而 8 月的地震、台风等几次天灾直接导致 " 新旧粮 " 接棒失败。农田受损严重,国内居民过度囤粮。
还有一个隐藏因素是俄乌战争的影响。据说,原本用来生产化肥的原材料转到炸药生产线上去了,化肥价格猛涨、产量下跌。粮户们宁愿转型种植能卖高价的水果,致使大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下降。
应对
老百姓没米吃,就算三流历史剧的编剧都知道,下一步应该是开仓放粮。大阪府知事从 8 月 26 日起就多次呼吁投放政府储备大米,缓解米荒、平抑米价,但他的提议却屡遭日本中央政府拒绝。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和内阁官房长官先后回应说,目前缺米的原因是市民过度购买,而新米即将上市,很快就能缓解大米紧缺。
有种观点认为,日本国库里的所谓 156 万吨储备粮,可能只是一堆账面数据。日本政府之所以不开仓济民,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当然,你大可说这是阴谋论,但结合东芝财务造假、川崎重工数据造假等事件,国库造假这一观点恐怕也并非空穴来风。
另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政府不愿意释放库存粮,是出于战略目的。7 月底美日两国外长和防长会面,一致同意重新安排美军驻日;8 月底美英法德等国近 70 艘舰艇集结日本。日本正把自己推上国际冲突的中心,政府留着储备粮作为战争战略物资,自然不敢往民间释放。
博弈
笔者认为,这次日本出现米荒、政府又不愿意动用储备粮的根源,在于政府与资本之间的博弈。据悉,日本粮商此前囤积了部分价格偏高的大米,正利用目前的米荒时机高价倒卖。政府默许这种行为,或许缘于粮商的公关游说甚至献金交易。
这里就要引出粮商背后的日本农业协会。有人形容,它在某种程度上把控了日本第一产业的命脉。从积极层面上看,日本农协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推动了日本农业科技进步;另一方面,长期的垄断也让日本农协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对内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对外过度设置农产品关税壁垒,严重限制日本农业参与经济全球化。
以大米为例,日本对其设置的进口关税高达 778%,还要设置配额值、限价又限量。据称,日本农协影响的议会席位数占到国会选举的 30%,因此日本政府也不敢轻易得罪。本轮 " 米荒 " 期间,日本政府不愿释放储备大米,也不敢对外进口以解决燃眉之急,估计也是迫于农协的压力。
羊城晚报周末特约主笔 谢不明
2024-09-09 10:52:56
2024-09-09 10:50:41
2024-09-09 10:48:25
2024-09-09 10:46:10
2024-09-09 10:43:54
2024-09-09 10:41:38
2024-09-09 10:39:22
2024-09-09 10:37:07
2024-09-09 10:34:51
2024-09-09 10:32:35
2024-09-06 14:29:00
2024-09-06 14:26:44
2024-09-06 14:24:28
2024-09-06 14:22:12
2024-09-06 14:19:57
2024-09-06 14:17:41
2024-09-06 14:15:25
2024-09-06 14:13:10
2024-09-06 14:10:54
2024-09-06 14: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