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方茯菊散,每天一杯,轻松除湿气
2024-06-15 13:43:07
平阴啊平阴,你的品位在哪里?
文 | 展恩华
(上为北京大栅栏著名商家门匾,下同)
多年前,原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先生来平阴,看遍县城之后,感慨道:“我们诸城叫市,其实啊,也就是个县城;你们平阴叫县,其实啊,也就是个乡镇。”
听后,心里虽说很不是滋味,但我深思良久,竟无言以对。
先生的话没有错。王先生先是自贬其市,那是给咱面子。说咱的县城是乡镇,一点都不带夸张。你想,县城就巴掌般大小,几乎看不到高楼大厦;路又窄又短,还有不少“双向单车道”。哪有一点现代城市的气派?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平阴县城长大了,也长高了,她像破蚕而出的蝴蝶变得靓丽起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城提升工程的实施,让平阴县城更显丰姿。
然而,我仍然感到平阴缺少了什么。就像一位美女,穿得很漂亮,戴得很华贵,可就是没有你想要的那种味道。对她,就像对一位有姿色而没有气质的女子,心里爱她,却难以痴迷。
何哉?原因就在于她少了应有的文化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是这样,城市也这样。没有文化内涵的美,也难免沦为恶俗。
这些年来,我天天走着上班,从城南走到城北,走黄河路、走榆山路、走翠屏街,偶尔也走五岭路。这些都是平阴的主路。然而,走哪条路,别说没有一处让人能流连的文化载体,就连一块能夺你目光的牌匾都见不到。
原先,榆山路上有武中奇先生写的“平煤大厦”四个大字,苍劲雄浑,笔力千钧,让人刮目;它的对面是平阴县中医院,门口有邑人张昉先生写的牌匾,字体舒展轻瘦,带着几分启功、含着几分瘦金,很是书卷。如果再要说一处让人眼睛发亮的书法作品,就只有文笔山路上沈鹏先生写的“平阴玛钢外国语学校”的校牌了。现在,“平阴大厦”四字早已残缺不全,“平阴县中医医院”的门匾也已消失。沈先生的字成了名家孤本,在城市一隅,独立为平阴撑着门面。
看看吧!路道两旁的牌匾格式千篇一律,字多是生生硬硬的黑体,牌名质朴得近于恶俗。不要再看了,再看就让人生呕。我走着上班已几十年,几乎没有什么牌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平阴城市文化的一大遗憾。
牌匾是广告,同样也是文化,而且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牌匾,赏之如画、咏之如诗、品之如饴,让人含英咀华,回味无穷。
平阴是千年古县、齐鲁名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好像这底蕴藏得太深了,让人看不见、摸不到,到了平阴县城,仿佛到了文化的沙漠,竟然看不到一片绿洲。这到底是平阴没文化?还是我们现代的人没文化?
说我们没文化,谁都不服气。可有文化,我们的城市品位为什么又如此之低呢?不说别的,单说牌匾。假如,我们牌匾设计精美,字出自名人之手,名号诗意隽永,那么,我们的商业街,就是一道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我们是个小县,虽说难有大都市风范,但我们完全可以让她建设得更精致些、更文化些、更品位些。让来到平阴的人,处处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那么,我们平阴城是不是又凭添了几分风韵?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是没有魅力的城市;没有魅力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城市。找回文化吧!那可是咱的魂。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为展恩华先生)
作者简介:展恩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园的守望》、《草庐漫话》、《生命的圣宴》;诗集《平阴吟赞》;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羌山见证》《铸梦》;报告文学集《叩问大地》;长篇小说《梅庄旧事》等多部著作。长篇小说《梅庄旧事》荣获济南市第八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合著)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2024-06-15 13:43:07
2024-06-15 13:40:51
2024-06-15 13:38:35
2024-06-15 13:36:19
2024-06-15 13:34:03
2024-06-15 13:31:46
2024-06-15 13:29:30
2024-06-14 05:51:26
2024-06-14 05:49:10
2024-06-14 05:46:54
2024-06-14 05:44:37
2024-06-14 05:42:21
2024-06-14 05:40:05
2024-06-14 05:37:48
2024-06-14 05:35:32
2024-06-14 05:33:16
2024-06-14 05:31:00
2024-06-13 07:09:48
2024-06-13 07:07:31
2024-06-13 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