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对华免签,香港旅游更难了
2024-01-31 17:57:53
广州街头的无手画师
1 月 20 日 10 时许,文化公园地铁站附近的一处空地。摆好摊位后,王振东开始营业作画。先拿笔,拿不顺当——王振东双手手肘以下部位尽失,他只能伏低身子,用双肘从地上夹起毛笔,再用嘴咬住笔的一端,帮助调整至合适的握笔位置,沾好颜料开始作画。
画的第一幅,是梅花。仍旧是伏低着身子,描枝、勾瓣、点蕊,即使是用双肘握笔,王振东作画也毫不含糊,娴熟自如,一气呵成,不过 15 分钟即成一幅。最后,他左脚夹着小毫笔写完题跋。抬起头时,眼前已有不少人驻足围观。为他精巧的画作,也为他身残志坚的作画方式,冬日里,此人此画,已成为广州街边一景。
天意
王振东今年 58 岁,河北保定人,幼时开始学习国画,但因家贫,画画挣不到钱,他只能另寻谋生,当过挖土工。" 如果不是手掉了,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王振东说道,24 岁那年一场意外,让他双手手肘以下部位被截去,这于年轻的他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刚失去双手的王振东,陷入沮丧和抑郁当中,也曾遭受过他人白眼,尝尽炎凉。" 有时几天才说一句话,觉得自己没用。" 王振东回忆道," 后来想着孩子才两三岁,还是得养家,才又拾起笔,琢磨去卖艺了。"
起初,王振东试着用脚写书法," 听别人说,没了手,脚就更灵活些 ",用脚趾夹起毛笔,还要控住笔墨写字,本就不易,一遍遍练习又一遍遍失败,王振东在家练了 3 年,才觉得勉强过关,其间,他也试图用手肘夹起毛笔画画。" 只能画一点简单的画,我就去北京,到天安门王府井那边写字画画卖艺。" 王振东说道," 画一张画虽然才卖了 5 块钱,但我当时很高兴,觉得自己能挣钱了,就有力量了。"
用脚写字,用双肘作画,因这独特之处,那些年,王振东在街头卖艺,也逐渐引起他人的关注,其中就有北京市残联原副主席刘京生。刘京生双臂尽失后,用嘴咬着笔写字作画,长于行草和写意花鸟,看到王振东,不免惺惺相惜,乐于帮他一把。" 他(刘京生)有个画室,就让我每天 10 点过去,他说咱俩一起画画,我也跟他学到很多东西。" 王振东感念道。
从以往的视频可以看到,王振东起初惯于作大画,双肘抓笔挥墨,爱画大写意山水或人物,在街头大白纸张一铺,有几分气势。而如今,王振东摆摊作画却是小小方正一幅:" 刘老师提醒我,我画山水画人物都好,但就是太慢了,路人等不了几个小时,他一句话就点醒了我,我就开始画小写意花鸟,很快,就人人喜欢了。"
在采访过程中,王振东提画作较多,但提他如何作画却少,他希望别人更多关注到他的画作,对于其中遭的罪常常一两句话就带过去。常人用灵活的手指抓笔作画尚需长时间的练习,王振东仅凭双肘夹笔控笔更为不易。
仅是夹住毛笔这一关,王振东就曾吃过苦头。一开始他用双肘上的两块骨头相抵夹住笔管," 夹不稳,那笔老是转,会跑掉 ",后来他画写意花鸟,常用颜料 " 牡丹红 "," 那是矿物质,有毒,慢慢就感染了 ",截肢手术后残端神经感知较弱,感染后不知道疼,等到王振东发觉时,已经烂到了骨头处。
又做了一回手术后," 骨头没了,就变成用肉夹着,这回就能稳当夹着笔画画了。" 王振东说道," 这不就是天意吗?"
卖艺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振东听别人的劝,独自南下来到广州。" 人家说广州冬天暖和,对我身体好,不受罪,那边经济又好,文化程度也高。" 穿着一件军大衣,背着包,装着几根毛笔和一点纸,坐了 48 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了广州," 出了广州火车站,一看一溜一溜的天桥,觉着挺好 "。
那时,王振东晚上把军大衣就地一铺,睡在天桥下,白天就在流花湖公园摆摊卖画,一天下来收入不错,竟有一百来块钱," 我想这还不赖,饿不着。" 后来,经热心老太介绍,租了间房,也算在广州有了落脚的地方。
开了个好头,每年王振东就来广州过冬,回到老家或者北京时就画画,积攒着,等着摆摊时好卖。中间也曾中断过一段时间,他赚了一点钱与第二任妻子开始养奶牛,奶牛得了口蹄疫,生意做不下去,又重新摆起画画的小摊。从 2006 年起,夫妻俩来广州过冬就成了习惯,一晃也有 18 年了。
1 月 20 日 9 时许,记者跟在王振东身后,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靠近了能闻到墨水的味道。在荔湾区的小巷中绕了绕,来到王振东与妻子王素平在广州的出租屋里。这是藏在高楼中的一间小平房,能见到层层红砖和水泥堆砌而成的外墙体,甚至没有像样的窗户,用塑料布遮住窗口,挡住风和雨,里头狭小,家具很少,通道里只容一人转身,最大的储物空间是半层的小阁楼,用来放王振东的画作。
这间出租屋夫妻俩已住了起码 15 年," 房东看我是残疾人,对我很好,租金低,我回老家了,也把房子留给我。" 王振东很满足。因为年纪渐长,无法长时间低头俯身," 画两天得起码歇两天 ",王振东已无法每天上街作画,只在周末出摊。
1 月 20 日近 10 时,王振东跟往常一样招呼着妻子收拾东西出摊。王振东虽是残疾人,但王素平更看重他的勤快:" 我回老家了,他自己一个人也去摆摊。" 边跟记者说话,王素平边在小屋里走进走出收拾,把喝的水吃的东西装进塑料袋,更为重要的是把丈夫画画需要的画具、纸张以及画好的成品画绑上小推车,堆得有半人多高,她就拉着小推车,跟着丈夫外出摆摊。
夫妻俩这些时候在文化公园地铁站附近摆摊。到了那片空地,王素平就先扫干净地上的落叶,铺上垫子,摆好颜料碟,取出颜料,为丈夫拧开颜料盖,挤好所需的色彩,再将先前画好的画作一一摆开,供人挑选。夫妻俩这样的配合,已有近 20 年。
两人感情不错,也偶尔有拌嘴的时候。有时王素平看着哪种画比较好卖,会催着丈夫赶紧再画,而王振东也有自己的想法,坚持先画完自己想画的,夫妻俩就会争执几句。王素平嘴上念叨着,手里却不住地去拾掉冬日里飘落在画上的落叶,知道丈夫作画不易,她也很爱惜。
画技
王振东在广州街头用双肘画画,用脚题字,已成为一景。近日路人拍下后,发上网络传播,引起广州市民的关注,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感慨其韧性和毅力,为他点赞。
王振东每每出摊,总能吸引往来人群围观。老广何静就是其中之一,她偶然路过,便为王振东的画作吸引。" 我对国画感兴趣,也了解一点知识,去过不少博物馆看过名家画作,从他的画可以看出,他是有下过工夫的。他有自己个人独特的风格,在业余画家里算画得不错的了。"
对于画画,王振东并没有因为自己只能双肘作画而含糊了事,他不想仅靠同情而立足。他说,自己一生都在画画,停不下来," 一停下来,这么多年的工夫就白费了,我爱人做饭那点工夫我也要画上几笔 "。他不断精进自己的画技,认为不论是写书法还是画国画,笔和心都要同一,练书法一练就是十年," 就是找感觉,心里想什么,下笔能感悟到。" 王振东提到,自己重拾画笔画了起码 15 年,才勉强觉得自己的画作过得去。
" 我来广州后,也学习了不少岭南画派的画法,在外头摆摊,也有人教我几笔,我很受用。" 王振东说," 现在不少老人小孩都在学国画,你出去画画,人家一看就知道画得咋样,老停在以前是不行的。" 他讲人人都有自尊心,于是每天都在琢磨,直到琢磨出自己的一套办法,用水用墨用色," 差一点都不行 "。
因此,王振东的画技也得到认可,曾有不少画廊邀请他作画,他也拿过一些奖,偶尔外出跟其他画家交流,更热心公益,譬如到小学教教国画,作些演讲。他觉得自己算不上有多大的成就,经历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但回头想想," 自己也感动了一些人 ",足够了。
王振东爱画梅花。1 月 20 日上午,冬日的广州街头已有几分寒意,他双肘夹着毛笔,沾上粉白颜料,伏低身子一瓣瓣勾梅,边画边说:" 梅花好啊,有傲骨,有个性,蒸蒸日上。"
文丨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徐麟钰
图、视频丨记者 姜雪媛
2024-01-31 17:57:53
2024-01-30 22:05:06
2024-01-30 22:02:50
2024-01-29 14:12:14
2024-01-29 14:09:59
2024-01-29 19:41:54
2024-01-29 14:05:27
2024-01-29 14:03:11
2024-01-29 14:00:56
2024-01-29 13:58:40
2024-01-29 13:56:24
2024-01-29 13:54:08
2024-01-29 13:51:53
2024-01-28 15:55:53
2024-01-28 15:53:37
2024-01-28 15:51:21
2024-01-28 15:49:05
2024-01-28 15:46:49
2024-01-28 15:44:33
2024-01-28 15: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