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嘴里的球是怎么放进去的?古人为何要在门前放“石狮子”?
2024-06-16 14:32:41
崇祯为何选择自杀殉国?最后遗书透露他无限的绝望
崇祯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但却以自杀结束了277年的大明王朝,一封慌乱中留下的遗书,竟意外的道出了自杀幕后的惊天秘密。崇祯之死是无颜面对江山永逝的无奈?还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
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为了避免后人对他的死产生不必要的猜测,还是特意留下了一封遗书。时间回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的正月,这一段时间,京城始终是天色晦暗,尘土飞扬,节日的喜庆早已被焦虑不安所取代。有钱的富户开始挖地窖藏金银财宝,官宦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做好了离京的准备。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让北京城陷入恐慌的是漫天飞舞的传言。有人说,李自成的大军已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
当时的崇祯皇帝想要迁都,南迁的目的地是南京,到崇祯这一代南京依然是大明朝的陪都,也算是皇城,所以那里不仅皇宫等建筑是现成的,而且官员设置和皇城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清军和大顺军的势力,都在长江以北地区,江南就要安定多了。可是大臣们都反对迁都,跑是跑不了了,只有死守这一条路了。
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攻陷大同,即将兵抵宣府。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这时,崇祯皇帝终于做出了放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但是此时崇祯已经失去了对部下的控制。只有唐通率领8000名援军及时赶来,其他的三个将领不是称病,就是延缓。
实在是没辙了,三月初,一只由近四千名太监组成的城防军浩浩荡荡开上了北京的各处城墙。太监们没学过打枪放炮,所以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前3天,太监们还在学习瞄准和放炮的技术。1644年3月18日,四郊各路官军或降或逃基本扫平,北京已是一座唾手可下的孤城了。李自成围住北京后并没有下令立即攻打北京城,而是派出投降的太监杜勋作为使者和崇祯议和,但是那个曾经因为自负且犹豫的崇祯,这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投降。
三月十八日晚上,农民军已经抵达紫禁城。在宫中的崇祯皇帝知道内城已经沦陷,负责守卫京城的李国桢也逃了之后,一时有些悲凉。太监们都劝皇帝赶紧逃走,可是崇祯皇帝选择了殉国自缢景山(煤山),和明王朝一起灭亡了。
1644年4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年仅32岁的明朝末帝朱由检无颜面对亡国的惨痛现实,无奈之下自缢而亡,与延续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一同告别了历史舞台。
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
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死得非常狼狈,据说当时他披散着头发,穿着蓝色的衣服,左脚光着,只有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为了避免后人对他的死产生不必要的猜测,还是特意留下了一封遗书,对他的自杀作了一个说明,那么这个当了17年皇帝的崇祯究竟为什么会自杀?他的死又是谁造成的那?
在崇祯帝朱由检吊死之前,他含恨写下了一段遗言,这段遗言我们都很熟悉。朱由检在遗言上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朱由检通过这道遗书向后世人交代了自己求死的原因,但是仔细分析,我们还能发现隐藏在这道遗书背后的关于崇祯帝死亡的真实秘密。
命运有时候确实是上天注定好的,就拿朱由检来说,按照明朝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作为天启皇帝朱由校同父异母弟弟的朱由检是无论如何都成不了大明的末代皇帝,但偏偏朱由校一生无子,天命最终把朱由检推上了明朝历史的大舞台。
我们暂且不论朱由检的政治能力如何,单从他从政十七年的态度来说,朱由检还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唯一遗憾之处在于,他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了。
我们言归正传,来说说隐藏在崇祯遗书里的秘密。崇祯帝在遗书中说:“诸臣误朕也”,这句话并不完全是崇祯帝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事实是他最终的死和文武大臣们是有直接关系的。
崇祯帝16岁继承明朝大统,上位不到三个月就独自收拾了专断国政的前朝宦官魏忠贤,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全肃清了阉党的残余势力,这样雷厉风行的政治魄力为崇祯皇帝赢得了一个明君圣主的光荣称号。而年幼的崇祯帝是爱面子的,是喜好虚荣的,这个荣誉称号更像是一个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了崇祯帝,让他在17年的执政生涯里蹒跚前行。是群臣在告诉他、也是他自己在告诉自己:“你是明君圣主,你要重振大明王朝,任何时候都不能妥协”。
崇祯当上皇上后,对魏忠贤和客氏相当的礼遇,但是魏忠贤并不踏实。他的策略,就是送一些美女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明代皇帝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怎么好色。想来,在当时战战兢兢的心态下,崇祯皇帝自然对美色更无兴趣了。
据说,为了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担心,崇祯皇帝将送来的绝色女子全部留了下来,但却仔细地搜这几个女子的身。结果发现,在她们身上,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作为“迷魂香”,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CHUN药。魏忠贤的目的很明显,是要把崇祯皇帝带坏,最后象他哥哥那样成为自己的木偶。崇祯皇帝把CHUN药扔了,但是对魏忠贤却不动声色,依然是褒奖不断。
在魏忠贤以为自己的危机已经解除的时候,崇祯却借着一个大臣的奏折先是逼着魏忠贤辞了职,最后更是让这个走投无路的宦官自了杀。从此,树倒胡狲散,魏忠贤余党的清算也很快就着手进行了。此时更敲五鼓,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这里看去北京城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环顾四周崇祯皇帝的心中大概只剩两个字:绝望。3月18日凌晨,当东方刚刚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树自杀身亡。
2024-06-16 14:32:41
2024-06-16 14:30:36
2024-06-15 20:11:21
2024-06-15 20:09:16
2024-06-15 20:07:11
2024-06-15 20:05:07
2024-06-15 20:03:02
2024-06-15 20:00:57
2024-06-15 19:58:52
2024-06-15 19:56:47
2024-06-15 19:54:42
2024-06-15 19:52:37
2024-06-15 01:52:46
2024-06-15 01:50:41
2024-06-15 01:48:36
2024-06-15 01:46:31
2024-06-15 01:44:26
2024-06-15 01:42:21
2024-06-15 01:40:17
2024-06-15 01:38:12